一、学前教育:珠心算、快乐拼音、趣味识字、快乐英语、趣味数学、创意彩泥及幼小衔接;二、幼儿园、托管;三、课程培训:阳光作文、英语、奥数、美术及小学、初中作业辅导;
头像

如何巧妙化解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园升小学是孩子成长那个的必备阶段,在这个时候,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尽早的适应这种转变,那么应该如何去巧妙的化解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呢?胶州托管的小编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具体做法如下:


   一、胶州托管之耐心指导化解家长的关注、焦虑问题


  舒天丹说“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大多数家长正是想教育好孩子而不得其法。为了消除家长关注、焦虑的问题。我请小学一年级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并通过家委会、家长培训等方式,和家长分享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法。使他们了解我班有关幼小衔接的具体教育计划,做到家园一致,相互配合。更使家长明白学拼音、算术、写字在幼儿阶段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时让家长做好孩子升入小学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


   二、胶州托管之实地了解消除幼儿期待、恐惧的问题


  幼儿对于升入小学既期待又恐惧。为了消除幼儿的恐惧感,我联系了离我园最近的第八小学,在他们的配合下我们的幼儿进行了实地参观。了解了小学的哥哥姐姐是怎样升旗的,课间是怎样活动的,上课又是如何听讲的……从而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差距后我着手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幼儿。第一,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第二,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 第三,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 教师注意自己要说普通话,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用普通话和别人交往,还要提倡在家庭里多用普通话和家人交谈。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了解了小学生活并找到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从而消除了对小学的恐惧感。

   三、胶州托管之互相沟通消除小学教师的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目的、教学方法上都从在着一定地差距,《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所以和小学教师取得联系非常必要。


      () 搭建幼小教研平台。


  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教师之间缺少了解更谈不上沟通。所以幼小双方共同搭建教研平台很重要。如:互相学习新理念;互相备课、听课、评课相互了解对方的教学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采取更好的教育措施。


      ()幼小教师在教育方式上衔接。


  幼小要从教育方式上衔接。大家都知道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是玩中学,小学的教育方式是学中玩。因此双方沟通,改进各自的教育方式。幼儿园大班教师应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开展趣味竞赛活动,让幼儿体验胜负,培养上进心。小学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采取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胶州托管提醒大家在幼小衔接的道路上,应该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化解焦虑,消除恐惧,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才是正道。